
2篇革命的睡前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篇关于革命的睡前小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睡前小故事革命的睡前小故事:(1):
亡命天涯的“玫瑰革命”领导人
格鲁吉亚前总统萨卡什维利也许没想到,卸任还不到10个月,他的厄运就来了8月2日,第比利斯市法院做出决定,应格鲁吉亚最高检察院要求,批捕萨卡什维利,理由是他涉嫌在总统任内镇压反对派活动、破坏一家电视台和没收该电视台创始人财产等。
其实,早在今年2月,格鲁吉亚媒体就曝出萨卡什维利涉嫌谋sha前总理日瓦尼亚的消息,认为这位玫瑰革命的领导人可能会受到审判,其尚不足半百的人生轨迹也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西方眼中的民主功臣玫瑰革命是发生在21世纪初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中的一波浪潮,即2003年11月,在格鲁吉亚发生的反对时任总统谢瓦尔德纳泽及其政府的一系列示威活动,因反对党领导人萨卡什维利每次公开露面时都手拿一枝玫瑰花,所以被称为玫瑰革命。最终,得到美国等支持的萨卡什维利领导的反对党获得了胜利,建立了所谓的民主政府,他本人也当选为格鲁吉亚总统。那一年,萨卡什维利只有36岁。
萨卡什维利曾高调推动一系列改革,并信誓旦旦要让**腐败在格鲁吉亚绝迹等,他因此被西方视为让格鲁吉亚实现民主的功臣。萨卡什维利的政治信念,源于他的人生经历。1991年苏联解体时,萨卡什维利才是一个24岁的青年,他选择了融入西方的道路。萨卡什维利曾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人权学院和意大利佛罗伦萨法学院学习。1993年,他又获得美国国会奖学金,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学习,毕业后在美国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对于西方生活,萨卡什维利一直非常留恋。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因把握到几次重要的机遇而受益不尽,如获得美国的丰厚奖学金、第一次外出旅游在荷兰和后来的妻子桑德拉一见钟情等,都让他对西方国家留下美好记忆。但萨卡什维利知道,自己想要成功,还需要回国接地气。1995年,萨卡什维利学成归国,不久即当选为议员。2000年10月,萨卡什维利被任命为司法部长,但第二年他主动辞职,随后宣布成立统一民族运动党。2002年6月,萨卡什维利当选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市议会议长。这期间,美国正通过支持新生独立国家计划,在独联体各国培植民主土壤、物色民主骨干、树立民主榜样,要把独联体各国打造成新型民主国家。经过美国的多年经营,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就成了其首先选中的民主试验田,颜色革命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和俄罗斯叫板吃大亏2004年1月,格鲁吉亚举行总统选举,萨卡什维利大获全胜。就任总统后,亲西方的萨卡什维利就公开表达了对俄罗斯的不满,格俄关系因而不断恶化。
2008年8月8日,萨卡什维利领导的格鲁吉亚政府在欧美的支持下,趁全世界目光聚焦北京奥运会的时机,突然出兵,对谋求独立的南奥塞梯发起大规模进攻,与南奥塞梯有协约关系的俄罗斯政府毫不犹豫地出兵对抗,对格鲁吉亚军队狂轰滥炸,格鲁吉亚等不来美国等北约国家的支持,只能撤退。俄罗斯于8月26日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两地区独立。战争期间,萨卡什维利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专访时坦言,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就是想把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变成格鲁吉亚的科索沃,这是让他无法接受的。他认为,俄格战争就是西方与俄罗斯的较量。萨卡什维利一直希望格鲁吉亚能加入欧盟,融入西方。他从不讳言对美国的好感,他将美国前总统布什视作自己的老友。在2008年的北约布加勒斯特峰会上,乌克兰加入北约没能如愿。萨卡什维利开玩笑说:布什已经为我们尽力了,因为当我走进房间看到他时,他的脸红得像根胡萝卜,这个老朋友一身疲惫的神情。萨卡什维利同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总统参选人麦凯恩的私交也不一般,据他透露,在玫瑰革命期间,麦凯恩曾送给他一件特别的礼物防弹衣。而对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萨卡什维利曾笑称两人早就是知音老友。尽管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但萨卡什维利主政期间,格鲁吉亚并没有出现多大的变化。2008年1月,格鲁吉亚举行大选,萨卡什维利蝉联总统,但他的运气不佳,这一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格鲁吉亚经济受到很大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下降,约50%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位于高加索山脚下的格鲁吉亚城市哥里,是斯大林的故乡。这里到处可见苏联时代修建的、如今已破破烂烂的公寓楼。当地的很多退休老人靠帮人停车赚点小钱。他们常拿眼下的生活同斯大林时代作比较,抱怨今不如昔。最终,对萨卡什维利心怀不满的格鲁吉亚人,在2013年10月用手中的选票赶走了这位靠玫瑰革命发家的总统。如今,由格鲁吉亚梦想联盟组建的政府正在追究他的旧账。革命的睡前小故事:(2):
辛亥革命的名称由来
辛亥革命作为民主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较早见诸记载的辛亥革命一词,出自署名为渤海寿臣者的《辛亥革命始末记》此书出版于年月,收录了年月日至年月日间的各报章事关革命的报道同年,以辛亥革命为书名的,还有署名草莽余生编辑出版的《辛亥革命大事录》,张绍曾为该书作序,指出草莽余生为廖少游廖少游又名廖宇春,在辛亥革命期间奔走南北议和,阅历广泛,特就昔日所历之境,所与之役,与夫见闻抄集成册始八月十八壬子迄十二月二十六日庚子,凡百有八日其起止时间换算成公历为年月日至年月日,所述辛亥革命时限与《辛亥革命始末记》基本相合上述两书所载事实,都发生于农历辛亥年,称之为辛亥革命十分相宜
但在民国初年,辛亥革命一词使用并不广泛,称呼辛亥年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这段史事的词汇,名目繁多民初的报章,如《申报》《大公报》以及政府公报中,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而辛亥革命极为罕见即便是孙中山先生,在民初言及辛亥革命时所用名词也没有一定之规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以孙中山名义发布的公文中,有武汉首义民国缔造民国光复革命等说法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sha宋教仁而起不见直书辛亥革命,而二次革命之说至今仍然沿用
在年代前后,辛亥革命的使用开始升温且影响日广年月,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连载《民众的大联合》政论长文,使用了辛亥革命一词,并就其内涵有过精炼的阐述年月梁启超以《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为题,发表演讲,诠释了辛亥革命内涵第一次国共合作初始,陈独秀撰写《辛亥革命与g*-党》,专门探讨革命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渐成专有名词
随着北伐的节节胜利,在有关纪念中,辛亥革命字样出现得特别频繁年双十前夕,中国g*-党中央制定了宣传大纲,第一条就是继续辛亥革命的精神,矫正辛亥革命的缺陷年月日,g*-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和《革命纪念日史略及宣传要点》,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此后辛亥革命人所共知,遂成流行词汇,以迄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