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角落的睡前故事3个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个关于角落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推荐】角落的睡前故事(1):
在纸张的角落里诠释一种悲情
闪着寒光的刀定是锋利的。
这世界里有一种刀,它是由一种叫悲伤的材料铸成的。它挥舞着寒光劈向狂乱的人群,世界被肢解得粉碎。她挥向快乐的女人,劈开的一半是眼泪,另一半仍是眼泪;它又砍向男人,一半也许是眼泪,另一半却是一个含泪的女人。
当它劈向我的时候.......
(一)
在县城医院一张粗陋的病床上,父亲死死的攥着我的手。大峰,我是最能挺的人,可我实在受不了,让我起来,疼!啊,呜......。我克制自己不和他说话,用力的按着他。医生轻蹑的走进来,换上新的药水,临走时嘱咐:千万不能让病人动,会增加他的颅内出血量,看好脉搏器。好的我答到。父亲又动了,我费力的摁住他的肩膀。
门又开了,是弟弟。大哥,妈刚回来,让你出去说话,我来看着。我一脸疑惑的推门出去。母亲在走廊尽头的窗户那站着,我一边走一边注视着她。她瘦了很多。路灯透过窗户照进来,使她现得有些佝偻。是啊,和父亲一起下岗后,每天她都和父亲骑着摩托带着大筐去三四十里外的河边上鱼,回来还要在市场蹲着卖一天,折腾的。此刻,心里不清楚是一种什么滋味。妈,什么事啊?大峰,你今天这么忙着回来没耽误你实习吧,本来不想告诉你,可你爸那样,我怕......还好现在多少稳定了,你实习怎么样......我猜到了,她绕着弯子说来说去是想到了我的学费。我估计她刚才是出去借钱了。妈,说这些干啥,我爸这样我晚些回学校,留下护理他。说完转身我就向病房走去,可我感到了,母亲在我后面哭了。
第二天母亲又消失了一整天。晚上回来才知道她去了一个乡下的亲属家,挪来了两千元钱。说什么也不能让你爸断药啊!我看到她说这话时执着甚至略带些孩童气的表情,心里又涌起了一种不清楚的滋味。
父亲的药费转眼就把这两千元预付光了。父亲只能吃流食,于是母亲就去医院附近的小吃和粥铺给父亲赊粥,至于我们娘仨就是嚼方便面就着馒头(提前买的)。我真的很难想象得到,一个50多岁的女人,每天拿着饭盒去看人家的脸色赊粥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每天母亲捧着饭盒回来,我的眼泪总是忍不住要下来,真的忍不住。可这样也没熬过多久,终于有一天母亲拎着空饭盒回来了,谁能容忍的了干赊不还的主呢?我们的干粮也要断了。母亲呆呆的坐在那看着深睡的父亲。外面下起了雪,我和母亲都默默无语。
一种不知名的情绪充斥着我。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一个人走着。脑子里涌现了很多对这个世道古怪的念头。天渐渐黑了下来,不知不觉又走回了医院。打开病房的门,父亲还在睡,母亲也倚在椅子上睡着了,手里还拿着一个汤勺。在病桌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黑米粥......妈,你到床上睡,你又赊来粥了?母亲却起身出去了,没有回答我。
以后每天父亲又恢复了流食,我们也有了新的干粮。我总是追问母亲从哪里赊来的还是又借到了钱,她总是不说话。
一天下午,我正在给父亲按摩瘫痪的身子,母亲在一边洗着被单。一个护士推门进来。冲着母亲说:大姐,你来一趟。母亲紧忙就出去了,她手上有水,出去时门没关紧。护士的话音从楼道里传进来大姐,一个患者肝癌晚期,家里有的是钱,就是要输血多保几天命,上次你输完了让我有这事再通知你,这次你的血型也正好......听到这话的一刻,我愣住了,猛然间好象明白了什么,泪水一下喷出来,疯一样跑出去。妈!你干什么!
【推荐】角落的睡前故事(2):
角落里的垃圾车
有个老人每天都会花两个小时,从家里走到街心花园,再从街心花园走回家。半路上,老人会在距离超市不远处的公交车站休息十分钟,在那里,他看到了超市店外的垃圾车。
超市果蔬组的工作人员不多,这让他们总是特别忙碌。他们需要将腐烂的水果和蔬菜及时撤柜,扔到垃圾车里,然后将垃圾车推到店外角落,待不太忙的时候,再送到更远处的垃圾箱。
最初,老人只是静静地看着。后来,他试探着走过去,将垃圾车推到远处的垃圾箱边,处理完垃圾,再将车推回来。老人的表情怯生生的,似乎他不是为超市做一件好事情,而是在跟超市的工作人员讨要一把青菜或者一斤水果。
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只不过,老人的表情愈来愈轻松。有时候,将垃圾车推回来的途中,老人甚至会哼起快乐的小曲。
超市里的工作人员终于发现了老人的举动。他们向老人表示感谢,又委婉地告诉老人,这些事由他们来做就行。以老人这般年纪,他们怎敢让老人做这样的事情呢?
老人说:我没事,身体硬朗着呢。
但是再硬朗,他毕竟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工作人员将他的举动告诉新近调来的店长,店长听罢,连连摇头。他决定同老人好好谈一谈。
可老人回答说:反正我也没什么事情,帮你们一点忙,真的算不了什么。
可是,超市的规矩
老人说:我会帮你们好好检查一遍。如果发现有用的东西,我会交还给你们
店长终于决定跟老人摊牌:可是,大爷,万一您扭了腰或者抻了腿,我是说万一,算谁的呢?您知道,现在的医院,花费很高的。一个月以前,有位大娘在超市滑倒,超市为她花掉一大笔治疗费。当然我不是说您不对,我们真的很感激您,我说的只是万一。这点活,我们空的时候,五分钟就能完成了。
老人的表情,愈来愈黯淡。甚至有那么一瞬,店长几乎从他的眼睛里看到泪水。老人搓着手,不再说话。他坐了很长时间,站起来,往回走。他走得很慢,身体佝偻,脚步蹒跚。
第二天,老人没有去。他甚至没有坚持每天两个小时的步行。那条马路上,没有了老人的身影。第三天,第四天,老人仍然没有去。
店长有些内疚,他想也许自己真的有些过分了吧,老人不过想帮他们一点儿忙,却被他残忍地拒绝。
之后过了整整半年,老人一直没有出现。
突然有一天,一位中年人找到店长,说:半个月以前,我父亲去世了。中年人告诉店长,老人去世的时候,他刚刚从监狱里出来。自从他被判了刑,老人感觉没脸见人,每天都要步行两小时到离家很远的地方,说是锻炼,其实只为躲避小区里那些熟识的邻居。
他看到停放在角落里的垃圾车,觉得自己可以为你们做些事情。因为这些事情,他很快乐。所以,当你们拒绝他以后,他每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母亲去得早,他孤身一人,还好他撑到我回来。他没有对我说这些事情,可是几天前,我突然发现他锁在抽屉里的日记,他将这件事情写在日记里,今天我来,只为感谢你们。年轻人拿出一张日历。店长看到,那上面用钢笔圈画出一串日子。
年轻人指着日历说:我不在父亲身边的这几年,只有这些日子,能够让父亲快乐和踏实。那些便是老人为超市处理垃圾的日子。
可是他为什么一定要帮助我们呢?店长说,这条马路上,并非只有我们一家超市。
年轻人紧咬嘴唇,哽咽地说:他想赎罪,因为五年前的一个深夜,我曾偷偷潜入到你们店里
【推荐】角落的睡前故事(3):
逼到角落中的人性
英国有一档热门竞猜节目叫《金球赛》,节目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平分或偷走(SplitorSteal)”。也就是当答题轮结束后,两名选手需要决定累积奖金(数额有时会高达10万英镑以上)如何分配。
奖金分配的规则是这样的:两位选手需分别暗自进行二选一:“平分”或“偷走”。如果双方均选择平分,累积奖金就会在两人之间平分;如果一人选择平分,另一个人选择偷走,那么选择偷走的人可得全部奖金,而另一人空手而归;如果两名选手均选择偷走,那么两人均分文不得。
在作选择时,两个选手可以有30秒时间面对面地交谈,谈论自己打算如何选择。
选手在简短的谈话中,都想让对方相信,选择偷走这件事自己想都没想过,因为这样会遭到数十万电视观众的唾骂,让他们背负难以洗刷的骂名,然而很多选手信誓旦旦的话音刚落,他们就选择偷走。
这档节目在观众中大受欢迎,同时也吸引了很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他们看到了很多节目以外的东西。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曾研究过三年共287期节目,他发现,年轻人大多不会选择“平分”,所以千万不要相信未满30岁的参赛者。虽然在这个节目中承诺是博弈论中所谓的“空话”,但是如果有人明确承诺自己说的是真话,那么他这么做的概率将高出30%。
在对话环节中,尽管两人都声称打定主意要选平分,但他们的真实目的却是在对话过程中一边揣摩对方的心思,一边做出自己的决定。
人类准确判断情感的本领,其实比我们想象得更厉害。早在人类认知能力进化的初期,从他人面部识别情感的能力就形成了。若是看不出别人是否喜欢或厌恶自己,我们的繁殖机会大受影响,社交能力也会受限。识别对方心思这种能力,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正因为如此,在“平分或偷走”节目中,完美pian*过对方的概率很低,这导致双方的选择项会趋同。
這个节目最经典的一幕是在尼克和易卜拉欣两个选手中产生的,我们还能够在网上轻易找到这段视频。当时他们的奖金总额有13600英镑,在两人简短商量时,尼克斩钉截铁地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一定会选择偷走,但是我保证,节目结束后,我会和你平分奖金。
易卜拉欣大为恼火地说:为什么不选择平分呢?如果我也选择偷走,大家半毛钱也拿不到。
主持人也从没听到这样的言论,不由插话说:这种承诺并没有得到节目组的授权,节目也不会对此作出保证。
尼克态度坚定,易卜拉欣显然非常生气,他愤怒地问尼克:“你的脑子究竟长在哪里?”尼克却笑笑地指了指自己的头。
当主持人催促两人作出最终选择时,易卜拉欣好像极度怀疑尼克的承诺,突然间放弃了他之前选择的那个球,而是拿起了另一个。
谜底揭晓了,全场的观众都看到了结果:两人都选择了“平分”!易卜拉欣惊讶地看着尼克,场下掌声一片。
尼克在这里玩了一点博弈论的小技巧——“边缘政策”,尼克的策略是故意创造风险(对方可能一分也拿不到),把对方逼到角落,从而迫使对方遵从你的意愿。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有一档名为《广播实验室》的节目,专门为这期的《金球赛》制作了一档节目。
主持人问易卜拉欣: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易卜拉欣坦诚地回答说,我当时其实打算选择偷走,但最后关头改变了主意。
主持人提醒说,你在节目中说了一段慷慨激昂的话,大致意思是你的父亲曾经告诉你,一个男人说话应该算数。
易卜拉欣回答说:“哦,那句话啊,事实上,我从未见过我的父亲,我只是觉得这段话会很感人。”
人性真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