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蝉的睡前故事6个

2024-10-28 07:33:03

的睡前故事6个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个关于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蝉的睡前故事(1):

【蝉和狐狸



一个夏天的下午,一只蝉在大树上快乐地唱歌。

一只狐狸从大树下经过,它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此刻,狐狸饿得两眼昏花,走起路来也东摇西晃。

狐狸听到蝉的歌声,想起了美味的蝉肉,顿时直流口水。



狐狸仰起头,用甜甜的声音对蝉说:“蝉啊,你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歌唱家,我从来没听过这么动听的歌声。”蝉朝树下瞥了一眼,没有搭理狐狸,继续唱歌。

狐狸见蝉没搭理自己,继续说道:“我真的很崇拜你啊!如果你能从树上飞下来,站在我的肩膀上唱歌的话,那该是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蝉暗暗地想:狡猾的狐狸,你只不过是想pian*我下去,然后吃了我。哼,让我来跟你开个小玩笑吧。于是,蝉摘下一片树叶扔了下去。



狐狸一看有东西落下,还以为是蝉飞下来了呢,它高兴极了,马上扑了过去,结果却只抓到了一片树叶。

蝉看着狐狸傻乎乎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你这只自以为是的笨狐狸,自从我发现狐狸的粪便里有我们蝉的翅膀后,我就对你们有所警惕了,我是不会上你的当的!”

狐狸听了蝉的话,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蝉又快乐地唱起了歌儿。

作者:伊索寓言,作者不详
国家:古希腊
改编:王晴
上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下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

蝉的睡前故事(2):

蚂蚁和蝉


一场秋雨过后,树叶都变黄了。
蚂蚁在这时候出洞了,蚂蚁们把树上掉下来的果子一个一个收集起来,再一个一个搬回洞里,它们忙的不可开交,满头大汗。
蚂蚁的粮仓里有很多的粮食,但是它们还想让粮仓的粮食更加充足一些,以便度过冬天。
而蝉在这时候却在大声的唱歌,蝉一边大声唱歌,一边想着:我的歌声实在是太好听了。
蝉看到了蚂蚁辛辛苦苦的在储存粮食,说:哎呀,你们这傻,自讨苦吃,这么凉快的天还在干活,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像我一样呢?
蚂蚁没有回答蝉,因为它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要搜集一些树叶搬回洞里,并且还要做好冬天必备的棉被、棉袄等等衣物。
过了几个月,冬天来了,蚂蚁们躲在家里,吃着粮食,舒舒服服的烤着炭火,突然,蚂蚁们听到咚咚的敲门声,它们打开了门,原来是蝉。
蝉可怜兮兮的说:好兄弟,给我点食物吃吧,我快饿死了!
蚂蚁说:秋天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储存一些粮食过冬呢?
蝉回答说:秋天我正忙着唱歌呢。
蚂蚁说:秋天你要唱歌,那冬天你就去跳舞吧!
友情提示:
小朋友们,你们可不要学蝉哦,蝉好吃懒做,这是不好的习惯,一个人要劳动,才能得到收获。
蚂蚁和蝉

蝉的睡前故事(3):

叶蝉与鹀鸟

  一只叶蝉落脚在鹀鸟垒窝的一枝树杈上,歇了一会后,又亮开了它的男高音。
  
  喂,小叶蝉,鹀鸟已经不耐烦了。干嘛拼着嗓子唱歌呢?天气这样闷热,为什么就不能歇一歇呢?
  
  不行啊,鹀鸟先生。叶蝉鼓着大眼睛说。我的时间非常地有限,秋天一到我的生命就了结了,不抓紧时间唱唱歌,那多没有意义啊。
  
  嘿,你还想在世上立传哪?鹀鸟教训起了叶蝉。
  
  你想一想,鹀鸟开导说。天气这样炎热,人人都愿躲在阴凉的树下休息,而你却扯着大嗓门叫,岂不讨人厌烦?
  
  可我唱歌也是为了增添世间的乐趣,活跃他们的生活啊?叶蝉申辩着。
  
  是啊,可是你只懂开头而不知结尾。鹀鸟认真地说。就拿我们鸟类中伶俐活泼的金嗓子麻雀来说吧,它从天明唱到天黑,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那精神实在可嘉,可是,鹀鸟忿忿然。小麻雀得到了什么呢?没有鲜花,没有理解,没有同情,把歌奉献了出去,却落了个讨人嫌的角色。你小小的叶蝉好比昙花一现,能比麻雀幸运吗?
  
  你怎么光举麻雀呢?叶蝉极力地辩解着。世上不是有很多大家尊重的鸟吗?我就见过动物园里的百灵、鹦鹉、斑鸠、画眉、还有白鹤
  
  别提了!鹀鸟不耐烦地的打断了叶蝉的话。你没见它们都被囚禁在笼子里吗?虽点缀了人家的生活,那算得上什么尊严呢?
  
  那,要是这样,社会将是多么可悲啊!叶蝉长嘘短叹,心里发怵,眼圈发黑。
  
  学我吧,叶蝉,鹀鸟扬了扬脖子。你看我身量和麻雀差不多,可我从天明游玩到天晚,一点活不干,生活得多么舒服啊。
  
  唉,可我只能活一个夏天。叶蝉长发了一声叹。早知道世间如此,还不如永远呆在地下与黑暗作伴呢。
  
  

蝉的睡前故事(4):

月夜蝉声

1927年7月,朱自清在清华园写下了名篇《荷塘月色》,其中有句云:“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上世纪30年代初,有位姓陈的读者写信给他,认为“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向周围的同事询问,大多数同事同意这位读者的说法。朱自清写信请教昆虫学家刘崇乐。几天后,刘拿出一段抄文,对朱说:“好不容易找到这一段!”这段抄文说:在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但在一个月夜,他却清楚地听到它们在叫。朱自清恐怕那段抄文是个例外,便在复读者信中表示:以后散文集再版,将删去“月夜蝉声”的句子。

此后一两年,朱自清常常于夜间出外,在树间聆听。不久,他竟然两次在月夜听到了蝉的叫声。

抗战初期,那位陈姓读者在正中书局出版的《新学生月刊》上发表文章,引用了朱自清的复信,还征引了一首宋代王安石的《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谓历代注家对尾联多有不疑。

朱自清鉴于昆虫学家的抄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王安石诗句中的遭遇,在散文集再版时,终于没有将“月夜蝉声”的语句删除。他认为认识事物有一个繁复的过程,而成见有时对人的束缚也极为强大。

蝉的睡前故事(5):

寓言故事的成语:螳螂捕蝉的故事

  【注音】tng lng bǔ ch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吴王寿梦要攻打楚国,并禁止大臣提反对意见,有一个大臣的儿子听说后,带上弹弓到王宫花园去打鸟。吴王问他干什么,他说在看螳螂捕树上的蝉,而黄雀在后面等着吃螳螂。吴王觉得自己的处境同螳螂差不多,就只好取消计划。

  【出处】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汉赵晔《吴越春秋》

  【解释】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目光短浅

  【相近词】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反义词】瞻前顾后

  【成语举例】小狗子哪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听得声音,转脸来看。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

  【成语造句】

  ◎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蝉的睡前故事(6):

金蝉

  从前,山下有个普陀寺,这年一场洪灾,淹了寺庙的山门,僧人们无处藏身,都去投靠其他庙门了。洪水退去后,偌大的寺院里只剩下老方丈和一个无处可去的小和尚。

  望着破烂不堪的庙堂,小和尚一筹莫展,老方丈宽慰道:不慌,咱这庙里还有样宝贝。说完拿出一个金蝉,这蝉儿拇指般大小,金头金翅,身子像玛瑙一般闪着五彩的光,煞是好看。小和尚这才破涕为笑:把这金蝉卖了换成银子,咱们就可以修缮庙宇,让香火再度兴旺起来!

  于是,一老一少带着金蝉来到山下,找了一个临街的客栈住下。白天小和尚出去化缘,老方丈就在客栈门口一坐,把金蝉摆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叫卖。金蝉摆出大约一个月,一天,一个大腹便便的富商路过此地,立即被金蝉吸引住了。此人叫赵大年,财大气粗,家里珍藏了不少宝贝,可这只金蝉太特别了,拿起来竟然能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力量,瞬间便抚平了他心里的浮躁

  赵大年卷起袖子,要和老方丈谈价。老方丈并不理会,他用一根木棍在地上划拉了一串数字,赵大年看清价钱,说:便宜点,这金蝉我要了!

  老方丈慢吞吞地说:一千二百三十两零六钱银子,少一文也不卖。

  赵大年耐着性子说:大师,这世间哪有一锤子买卖,这样吧,我给你个整数,一千两,如果你愿意出手,明日就到天顺大酒楼来找我。说完扬长而去。

  老方丈没有去找赵大年,每天照旧坐在店门口卖金蝉。三天后,又来了一个买金蝉的人,那人很有诚意,把价码提高到一千二百两,可老方丈很执拗,只一句金蝉不二价,就把那人给打发了。

  不料一个时辰后,此人又回来了,再次出价到一千二百三十两,大家以为老方丈这回不会再坚持了,没想到老方丈还是直摇脑袋。那人哭笑不得地说:你卖这么贵的物件,还差六钱银子吗?

  老方丈收回金蝉,道:施主,老衲是个和尚,不是商人,施主要是真爱此宝,请再拿六钱银子来。

  那人说:实话告诉你,我也是替人办事,这六钱银子虽然不多,可我也做不了主!大家顿时猜测到,这人一定是赵大年打发来的,想来人家也不差那六钱银子,就想置口气呗。

  从那天起,再也不见有人来问价了,连店主都沉不住气了,忍不住劝老方丈:咱们这里是穷乡僻壤,难得碰到一个买得起金蝉的主,何况你们师徒二人要吃饭、住店,天天都得花钱,你不如主动去找那姓赵的谈谈,他这种财大气粗的人就是好个面子,你就当这六钱银子卖给他个面子嘛!

  不料老方丈眼皮一耷拉,说:施主请不要多管闲事,我徒弟出去化缘了,他一回来,我就把这几天欠的房钱如数还上。店家一听,这老和尚不知好歹,一生气再也不劝他了。

  傍晚时分,小和尚化缘回来了,谁知他刚进门,就与一个住店的红脸汉子撞了个满怀,那人胸前也不知抱了个什么东西,只听哗啦一声脆响,一些碎片掉落下来。那红脸汉子立即扯住小和尚,说他撞坏了自己家传的玉器,非要他赔银子不可。小和尚吓得面无血色,赶紧回去找师傅商量主意。

  老方丈知道这是赵大年设的一个圈套,无非是想逼自己就范,可他现在别无他法,只能去找赵大年,把金蝉卖给他。不料,老方丈接过银子一看,发现只有一千两,便说:施主,这

  赵大年佯装不懂地问道:我只答应过出一千两银子,如今一分不少地兑现了,有什么问题吗?

  老方丈无言以对,正要离开,小和尚赶紧作揖道:施主,请您发发慈悲,我师父算出修缮寺庙的费用,刚好是一千二百三十两零六钱的银子,多一文无用,少一文不够啊!

  赵大年听了嘿嘿一笑,心想:这老和尚真能吹,寺庙还没修,他怎么知道花多少钱?便忍不住讥讽道:修缮寺庙是一笔大数目,预算上有百十两的出入很正常,可要想算得一文不差,除非是神仙!

  老方丈叹道:出家人不打诳语,你要不信,可愿和老衲打这个du*吗?

  赵大年一听,脾气上来了:打就打,你不够的银子我给你垫上。

  老方丈笑道:那你不怕老衲还不上你的银子吗?

  赵大年说:不怕,寺庙修好了,有香火钱可以收。

  一个月后,寺庙修缮一新,一结账,正好是一千二百二十五两,赵大年听了报价,暗自心惊,没想到数字和老方丈的预算竟如此接近,不过接近是接近,并没有像老方丈说的一文不差啊。

  这时,小和尚跑过来告诉他,香案上的木鱼被水泡得裂开了口子,还要再添十只新的。赵大年找来木匠一问,做十只木鱼的工钱和料钱恰好是五两六钱银子!

  赵大年惊得半晌合不拢嘴,他连忙去见老方丈。此时老方丈正在禅房里打盹,赵大年是个粗人,不管不顾地叫嚷道:您真是神仙哎!神仙,那垫付的银子我不要了,我只想请您给我算算,我这辈子能活多大岁数,能赚到多少钱

  老方丈微微睁开眼,忽然声如洪钟地说:赵大年,我不知你能活多久,此生还有多少福可以享,我只知道,洪灾之时你趁机抬高米价,赚得一千二百三十两零六钱的黑心钱,如今已一分不少地吐了出来,以后若再干这种投机取巧的勾当,定会折减阳寿,殃及子孙

  说完这番话,老方丈便入定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了。

  小和尚上前一试鼻息,顿时大哭起来。

  小和尚不知道,上次洪水半夜袭来,老方丈年老体衰,当晚就已油尽灯枯,只因心中惦念着庙里的众僧,才一息尚存,用最后一点余力完成了寺庙的修缮。

  赵大年见小和尚正虎视眈眈地望着自己,哪还敢久留,他战战兢兢地从怀里掏出那只金蝉,递给小和尚,说了句小人惭愧,便灰溜溜地离开了。

  小和尚捧着金蝉,心中五味杂陈,当初师父拿出这件宝物时,他心中还犯过疑,以为师父私吞了大量香客的捐赠,现在他忽然想到,师父的法号不就是金蝉子吗?莫非这金蝉是师父的魂魄所化?就在这时,那金蝉忽然动了一下,小和尚以为自己眼花了,再仔细看时,那金蝉竟然弹了弹翅膀,吱的一声飞出了窗外

  见此情景,小和尚开心地笑了。

  此后他时常听到窗外的蝉鸣,好像在跟他一同颂经礼佛


上一篇:蜂鸟的睡前故事6条
下一篇:蝎子的儿童小故事6篇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